小学语文预习“六步”指导_教学视点_福建省教育厅

福建省教育厅

小学语文预习“六步”指导

信息来源: 秀屿区教育局 郑少浩发布日期: 2019-01-09 14:58浏览次数:{{pvCount}} 字体显示:[] [] []

  在教学中,通过“预习”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,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,强化训练,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,不失为一个良策。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,并在课堂上留有其展示的舞台,这是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。

  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预习的内容和步骤呢?

  (一)默读

  1、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,回答:课文告诉我什么?(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,介绍了一个什么人,描摹了一些什么景,告诉我们哪些知识,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。)

  2、用横线划出生字、词和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。

  3、用波浪线划出不理解的句子、你喜欢的句子或者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。

  4、圈出后鼻音和翘舌音,默记。(能干的可以找出多音字,近反义词等)

  (二)查问

  1、查阅字典、词典,或问别人(包括同学、老师、家长)读准生字字音,口头组词。

  2、数笔画、说偏旁、结构,书空或者抄写一遍。

  3、用各种办法记住生字字形。(象形、会意、形声,加偏旁、减偏旁、换偏旁,做动作,猜迷语,奇思妙想)

  4、理解要掌握词语,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。(联系上下文、查工具书)

  5、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。

  (三)朗读

  1、读课题,思考:我想知道些什么?

  2、大声朗读课文三遍:

  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,要把课文读通读顺。重新回答:课文告诉我什么?

  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,思想意义,了解文章写的人、事、物、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。回答:读了课文,我知道了(懂得了、明白了)什么?

  第三遍(低年级不做要求)要注意文章结构,写作方法。回答: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?

  3、大声朗读你不理解的、你喜欢的词语(句子)或者是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(句子)3次。

  (四)摘抄

  1、不理解的词语(句子)如果还是不理解就摘抄到本子上,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。

  2、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(句子),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(句子)或者为什么觉得这些词语(句子)写得好并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。

  (五)思考

 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么?做个记号,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。

  (六)拓展

  1、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,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。

  2、仿写句子或者段落。

  为方便学生运用,我又把这些预习内容和步骤,简单归纳为“六步”——

  一、读课题,我想知道什么?

  二、读文,画出自然段,画出重点词。

  三、读文,理解课文。查阅不懂的词语。

  四、读文正音记生字。(总结识字方法)

  五、查阅与课文相关资料。

  六、记录不懂的问题。

 

附件:
相关链接:
  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